声明: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,为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,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,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“艺术加工”,无任何虚构对话,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,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很多人觉得糖尿病离自己很远,觉得那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病,平时偶尔吃点甜食、偶尔血糖高一点,没什么大问题。
可事实真没那么简单,有些人还以为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就万事大吉,其实糖尿病在早期往往是“悄无声息”的,等真正出现明显症状时,血糖可能早已飙升,身体各项器官已经悄悄开始受损了。
更可怕的是,有些症状看起来和糖尿病好像没啥关系,容易被忽略,等到发现的时候,病情已经很难控制。
所以,别光盯着“血糖高”这一个信号,如果身体出现了一些异常变化,就得提高警惕了,尤其是接下来的4个表现,千万别忽视,一旦出现,赶紧去查血糖,不然可能就已经进入糖尿病的“圈套”了。
展开剩余86%很多人都觉得手脚麻木、刺痛只是坐久了、姿势不对导致的,动一动、换个姿势就好。
但其实,如果你经常莫名其妙地感到手脚麻木、刺痛,特别是睡觉时或者早晨醒来时手脚感觉像是“针扎一样”,而且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越来越频繁,那你可要小心了。
这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。
当血糖长期控制不好,血液里的糖分就像“黏糊糊的糖浆”,一点点腐蚀神经,导致神经末梢受损,从而引发手脚麻木、刺痛的感觉。
很多糖尿病患者到后来甚至连热水、冷水都分不清,脚底扎到异物都没感觉,等到发现时,脚底可能已经溃烂、感染了。
有个做文员的人,工作时长期坐着,偶尔觉得脚麻,起初以为是久坐导致的,没在意。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,有时甚至半夜会被脚麻痛醒。
等到去医院一查,才发现血糖已经高得吓人,神经损伤也已经出现。医生说,要是再拖下去,恐怕连脚都保不住了。
这个例子提醒我们,手脚麻木别大意,不一定是姿势问题,也可能是糖尿病悄悄找上门了。
眼睛是最容易“出卖”身体的器官,尤其是糖尿病患者,血糖高的时候,眼底的微小血管会被“泡”得脆弱不堪,随时可能破裂出血,久而久之就会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。
有些人平时视力好好的,突然间就觉得眼睛看不清东西了,看东西模模糊糊,甚至出现视野有黑点、眼前漂浮物增多的情况,这种变化往往不是老花眼或近视加重那么简单,很可能是糖尿病在作怪。
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早期没有明显的不适感,一旦症状明显时,往往视力已经受到严重损伤,甚至有失明的风险。
有个长期开车的人,平时眼神特别好,连路边的小广告都看得清清楚楚,但有段时间,他发现晚上开车的时候,前面的车灯总是特别刺眼,远近距离也判断不准,后来甚至连红绿灯都看得模模糊糊。
他以为是眼睛累了,去配副眼镜就好了,没想到去医院一查,血糖已经高得离谱,眼底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微血管病变。
医生说,他再拖一段时间,可能视力就彻底没了。这就是血糖失控“伤眼”的真实写照,眼睛出了问题,绝对不能大意,及时检查才是王道。
皮肤上的小伤口,一般人一周左右就能痊愈,可是糖尿病患者却没那么“幸运”。
高血糖环境下,血液里充满了糖分,细菌最喜欢这种“甜滋滋”的环境,一旦皮肤受伤,细菌很容易大量繁殖,使伤口感染,愈合的时间也比正常人长得多。
更要命的是,高血糖还会破坏小血管,让供血变差,营养物质无法及时送到伤口,导致伤口愈合更慢。
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脚上小小的水泡,最后都能发展成严重的感染,甚至不得不截肢。糖尿病足的悲剧,往往就是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伤口开始的。
有个经常站立工作的服务行业人员,脚上起了一个小水泡,一开始只是轻微的不舒服,没在意,结果几天后水泡破了,伤口开始发炎、流脓,还伴有一阵阵的刺痛。
他想着忍一忍就好,可没想到几周过去了,伤口越来越严重,甚至红肿化脓,疼得连走路都成了问题。
去医院一看,医生立刻警告他,血糖过高已经导致感染扩散,如果再不控制血糖,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。
这类案例在糖尿病患者中屡见不鲜,千万别小看一个不起眼的伤口,糖尿病人处理伤口一定要格外谨慎。
很多人觉得出汗是小事,要么觉得是天气热,要么以为是身体“排毒”,但实际上,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,会让出汗模式变得异常。
有些人无缘无故就出一身汗,尤其是吃完饭或者稍微动一下,汗水就像开了水龙头一样止不住;
还有些人则是另一种极端,明明天气热得不行,别人满头大汗,自己却一点汗都不出,身体干得像块木头,这其实是神经已经受到损伤,汗腺功能开始“罢工”了。
这种出汗异常的现象,往往是血糖波动大、糖尿病进入中晚期的危险信号。
有个快递员平时跑来跑去,经常一身汗,他本以为这是正常的,可最近他发现,天气明明没那么热,自己稍微一动就汗流浃背,有时甚至半夜被一身冷汗惊醒。
更奇怪的是,有时候明明该出汗的地方却干巴巴的,一点反应都没有。
后来去医院检查,医生告诉他,这是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损伤,出汗异常正是血糖波动不稳定的表现,情况已经不容忽视。
这种汗液异常的信号,常常被人忽略,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,这种变化就是身体在“敲警钟”。
糖尿病并不是一下子就“缠”上你的,它往往通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身体变化来暗示你:血糖已经不对劲了。
这4个表现虽然看起来和糖尿病关系不大,但一旦出现,真的不能大意,这些变化往往意味着糖尿病已经悄悄“埋伏”在你身体里了。
别等到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才后悔莫及,及时检查血糖,早点发现问题,控制住血糖,才能避免糖尿病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。身体的“报警信号”,一定要听得懂,别让糖尿病有机可乘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若身体不适,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
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?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!
[1]康晴.从化瘀法探讨加味桂枝茯苓丸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影响,中医药临床杂志,2024-07-20
发布于:浙江省